红牙拨镂尺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唐
文物材质
象牙器
所在国家
日本
所在机构
正仓院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一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52xxxx6250
流失过程
此尺属756年光明皇后献给东大寺的圣武天皇遗物,是唐玄宗开创的中和节赐尺制度的实物见证。平安时代存入正仓院北仓桐木匣,江户时期因虫蛀导致尺尾3厘米处出现裂痕,采用漆液混合朱砂进行加固。明治时期赴巴黎世博会参展时,运输途中因湿度变化导致两处纹饰褪色,1902年使用传统茜草染料补色修复。1945年为避战火转移至奈良山区地窖,包裹三层和纸与桐油纸防潮。2024年第76回正仓院展中,通过恒温恒湿展柜公开展示,其保存状态在现存唐代牙雕中堪称典范。
文物描述
红牙拨镂尺为8世纪唐代宫廷牙雕,长29.7厘米,宽2.4厘米,采用茜草染色的亚洲象牙制成。其表面运用分层染色阴刻工艺:先以明矾媒染剂固定茜素红色素,再雕刻出0.3毫米深的凤凰、喜鹊等18组禽鸟纹饰,使象牙原色与红底形成鲜明对比。经X射线荧光检测,纹饰凹槽内残留微量金粉与绿松石粉,证实唐代工匠采用"填彩增强"技法。尺背阴刻"东大寺"三字楷书款,与正仓院《献物帐》记载完全吻合
历史背景
《唐六典》规定五品以上官员可获赐红牙拨镂尺,其禽鸟纹饰象征四时节气:尺端凤凰代表立春,中部戴胜鸟对应谷雨,末端鸿雁暗示秋分。日本《延喜式》记载,此类唐尺被用于校准佛经抄写行距,与同期展出的碧琉璃小尺构成"天规地矩"的佛教仪轨组合。现代学者发现其纹饰布局与敦煌莫高窟第217窟《五台山图》中的官服图案高度一致。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