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竹雕八仙笔筒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清
文物材质
木器
所在国家
德国
所在机构
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赖研究员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0xxxx8609
流失过程
暂无具体过程
文物描述
运用圆雕、浮雕、透雕等多种技法。圆雕用于塑造八仙的立体形象,使人物栩栩如生,仿佛呼之欲出;浮雕则用来刻画人物的面部表情、衣褶纹理以及周围的环境细节,如八仙手中的法器、服饰上的图案等,增加层次感和立体感;透雕常用于处理背景部分,如云雾、山石等,使作品更具通透感,营造出一种空灵的氛围,让整个画面更加生动逼真。
历史背景
八仙是中国民间传说中的八位仙人,各自代表着不同的寓意和品质,如铁拐李代表着济世救人,汉钟离代表着富贵吉祥,张果老代表着长寿安康等。将八仙形象雕刻于笔筒之上,不仅是对民间传说的艺术再现,也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反映了清代社会的民间信仰和文化习俗。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