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地彩绘几附白绫几褥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唐
文物材质
木器
所在国家
日本
所在机构
正仓院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一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52xxxx6250
流失过程
该组文物自唐代传入日本后,历经1200余年未离开正仓院。依托独特的敕封制度——库房门锁需天皇亲令开启,每年仅秋季曝晾时短暂开封,使其免受战乱与人为破坏。明治时期曾遭遇湿度波动导致几足微裂,经传统"継ぎ木"工艺修复。2019年红外扫描发现几褥边缘有褪色的墨书供养文,推测为光明皇后亲笔祈愿。2024年正仓院特展(10月26日-11月11日)首次将其与黄金琉璃钿背镜、红牙拨镂尺同柜展出,通过对比凸显唐代"器物组合"礼仪体系
文物描述
粉地彩绘几(编号:中仓177号)是正仓院藏唐代家具代表作,通体采用彩色桧木制作,纵37.5厘米、横42.0厘米、高9.5厘米。其顶板设计为曲形州滨轮廓,象征海浪与沙滩的自然形态,几面边缘施淡红色底漆,侧面以深苏芳色(紫红色矿物颜料)绘制缠枝花卉与几何纹样,纹饰繁丽如织锦。四角镶嵌彩色花叶形鎏金铜足垫,兼具加固与装饰功能。搭配的白绫几褥为丝质衬垫,表面刺绣联珠团花纹,与木几彩绘形成材质对比,共同构成完整的供奉组合
历史背景
此几制作于8世纪盛唐时期,属佛教供奉专用家具。756年由光明皇后献予东大寺圣武天皇灵前,与27件同类献物几共同陈列于正仓院中仓。《东大寺献物账》记载其为"献佛台具",用于承托经卷或小型佛龛。其州滨形顶板设计融合唐代自然美学与日本本土海洋信仰,而白绫几褥的联珠纹则明显受波斯萨珊王朝艺术影响,印证了唐代丝绸之路的跨文化交融。值得注意的是,日本现存的献物几群体中,唯此件完整保留原配织物衬垫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