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流失海外文物 / 青铜器 / 唐代宝庆寺十一面观音龛

木画螺钿双六局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文物材质
木器
所在国家
日本
所在机构
正仓院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一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52xxxx6250

流失过程

公元756年随圣武天皇遗品入藏正仓院北仓,明治时期因温湿度波动导致紫檀局部开裂,经"嵌骨补灰"技法修复。1944年为避战火转移至奈良山洞,战后重归宝库。2024年正仓院展览首次公开展示其与唐代骰子、棋箸的原生组合,X光扫描更揭示内部暗格藏有褪色骰子点数的朱砂痕迹‌

文物描述

紫檀木画螺钿双六局为唐代贵族娱乐器具,长54.3厘米、宽31厘米、高16.7厘米,主体以紫檀木制成,局盘四周设象牙短栏。盘面长边中央镶嵌月牙形象牙"城",两侧各分布六枚象牙圆形"梁"(棋位),短边另设两处辅助棋位。局足为曲尺形板腿,间以壸门镂空设计,底部承托泥。最精湛处在于通体"木画"工艺:以象牙、绿染鹿角、黑檀、黄杨木、竹丝等嵌出唐草纹、飞鸟、祥云等纹饰,其中飞鸟羽翼以细竹丝表现肌理,壸门内侧原贴象牙片(现部分为后世黄杨木皮修补)。此局与吐鲁番阿斯塔那墓葬出土木棋盘形制高度契合,印证了唐代双陆棋具的标准化设计‌

历史背景

双陆棋源自西亚,魏晋传入中原,盛唐时期风靡皇室与民间。此局制作于8世纪,属唐代博弈家具典范,《东大寺献物账》记载其与棋箸、骰子同批献纳。其功能超越娱乐:武则天曾借双陆梦境暗喻政权更迭,并命狄仁杰与男宠张昌宗对弈赌裘,将棋局化为政治角力场‌。新疆阿斯塔那墓出土的《弈棋仕女图》及实木棋盘残件,进一步证实双陆在丝绸之路的流行‌。日本正仓院现存两件唐代双陆局,此件因完整保留原镶件与木画层,被视作"唐代家具工艺活化石"‌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