俪兰女史(紫砂壶)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明
文物材质
陶器
所在国家
日本
所在机构
静嘉堂文库美术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赖研究员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0xxxx8609
流失过程
日本明治时期著名实业家、收藏家奥玄宝痴迷于中国紫砂壶,他搜罗及朋友收藏了许多茶壶,并于 1874 年撰写了《茗壶图录》。书中收录 32 把茗壶,其中有 8 把梨皮泥茗壶为静嘉堂藏品,这 8 把壶与另外 4 把许龙文款的壶,被称为 “荆溪八仙”。
文物描述
菱花筋纹自壶钮至器足,贯通全器,极富节奏感与韵律美,口盖密合,不失毫厘,流、把亦施筋纹,与主体呼应,宛若藤蔓蜿蜒,工艺精湛,非俗手所能为。
历史背景
明末清初文人阶层深度参与紫砂壶创作,赋予其文化内涵。“俪兰女史” 的命名取自 “水仙” 别称(水仙又名 “俪兰”“女史花”),而水仙在传统文化中象征清雅、高洁,与文人追求的 “淡泊明志” 精神契合。壶名 “姚馥,字梅兄” 的拟人化命名方式,也常见于文人对器物的雅化处理,可见此壶可能承载了当时文人的审美趣味。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