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流失海外文物 / 青铜器 / 唐代宝庆寺十一面观音龛

梁大通元年释慧颖造像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南北朝
文物材质
石器
所在国家
法国
所在机构
赛努奇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一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73xxxx3396

流失过程

清末上海英租界内出现该造像,原为江苏无锡薛福成后裔家藏; 1902 年法国古董商 Henri Cernuschi(赛努奇本人)通过上海卢吴公司(Loo & Co.)以约 2 000 银元购得; 1905 年随赛努奇遗赠整体入藏巴黎市立赛努奇博物馆(Musée Cernuschi),编号 MC 5275,自此陈列于“中国早期金铜佛”专厅,流失于赛努奇博物馆

文物描述

通高 24.8 cm,佛结跏趺坐于覆莲座上,莲瓣饱满; 佛施无畏印与愿印,衣褶呈“褒衣博带演化式”,衣缘錾刻细密平行线;舟形背光外缘饰火焰纹,顶端置一小化佛; 座背阴刻发愿文:“梁大通元年八月廿三日,比丘释慧颖奉为亡父母敬造释迦牟尼像一区,愿七世先亡并登正觉

历史背景

大通元年(527)梁武帝萧衍大兴佛法,建康(今南京)成为全国造像中心。金铜小像便于供养与流通,形成“建康模式”,其优雅秀逸的风格通过长江—大运河—海上丝路远播朝鲜半岛与日本。此件为现存极少的纪年南朝金铜佛之一,是研究南朝造像样式与海上佛教艺术东传的关键标本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