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流失海外文物 / 青铜器 / 唐代宝庆寺十一面观音龛

弥勒佛坐像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文物材质
石器
所在国家
法国
所在机构
赛努奇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一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73xxxx3396

流失过程

1861 年 3 月,勒博在巴黎“中国珍宝拍卖会”展出并以 4 500 法郎售予银行家亨利·赛努奇(Henri Cernuschi); 1898 年赛努奇博物馆(Musée Cernuschi)开馆,该像编号 MC.1861.3,自此陈列于一层“唐风石刻”展厅,流失于赛努奇博物馆

文物描述

通高 145 cm,整料汉白玉圆雕;弥勒倚坐于束腰须弥座,双足踏莲,左手抚膝,右臂微举作说法印;头饰螺髻,肉髻高耸,面相丰圆,嘴角含笑,大耳垂肩;身着通肩式袈裟,衣褶流畅写实,左肩褶皱纹理如湿衣贴体,呈典型盛唐“曹衣出水”风格须弥座前浮雕二供养菩萨及双狮,座后阴刻“大唐开元二十八年(740)岁次庚辰奉敕造”题记,原通体彩绘,现仅存朱唇与青发残痕

历史背景

唐代开元年间,弥勒“下生信仰”炽盛,玄宗敕令两京及诸州开元寺造龙华三会弥勒像,以祈国泰民安。此像即奉敕雕造,代表盛唐皇家石窟外最大体量的圆雕弥勒,其写实衣纹与慈祥面相体现了大唐艺术“丰丽庄严”的巅峰水准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