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流失海外文物 / 青铜器 / 唐代宝庆寺十一面观音龛

《临赵孟頫乐志论》成亲王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文物材质
纸质品
所在国家
日本
所在机构
静嘉堂文库美术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赖研究员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0xxxx8609

流失过程

暂无具体过程

文物描述

临赵孟頫乐志论》是清代 18-19 世纪成亲王(爱新觉罗・永瑆)的纸本墨书作品,以小楷或行书临摹赵孟頫所书《乐志论》。成亲王书法功底深厚,临摹时既遵循赵孟頫书法 “圆润清秀、端庄典雅” 的特点 —— 笔画流畅婉转,结体匀称稳健,墨色温润平和,又融入自身 “瘦硬清劲” 的风格,笔锋稍露锋芒,在细腻中见骨力。整体布局疏密有致,行气贯通,展现出对赵氏书法的深刻理解与个人艺术表达的平衡。

历史背景

成亲王永瑆(1752-1823)是乾隆第十一子,清代著名书法家,与翁方纲、刘墉、铁保并称 “乾隆四家”。清代康乾时期,书法艺术注重对传统的继承,赵孟頫作为元代 “复古” 书风的代表,其作品被清皇室及文人士大夫广泛推崇,成为临摹学习的典范。成亲王身处皇室,受宫廷文化熏陶,对传统书法的研习尤为深入,其临摹作品既是个人艺术追求的体现,也反映了当时上层社会对古典书法的推崇。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