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流失海外文物 / 青铜器 / 唐代宝庆寺十一面观音龛

齐白石《牵牛花图》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中华民国
文物材质
纸质品
所在国家
法国
所在机构
赛努奇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一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73xxxx3396

流失过程

1947 年夏,齐白石于北平铁屋画室完成此幅《牵牛花图》,同年交由琉璃厂荣宝斋代售; 1949 年 6 月,法国驻华使馆文化专员亨利·贝尔纳(Henri Bernard)在荣宝斋以 300 美元购得,随行李海运至马赛; 1955 年 10 月,贝尔纳将该轴捐赠给巴黎赛努奇博物馆,编号 MC.1955.7,自此陈列于馆内“20 世纪中国绘画”专厅,流失于赛努奇博物馆。

文物描述

尺寸 95.5 × 33.5 cm,立轴装裱;构图自下而上,藤蔓沿竹架盘旋,五朵洋红牵牛花正侧偃仰,墨叶浓淡相映,花间一只工笔蜻蜓点睛;款识:“借山老人齐白石画柔藤时夏热逼人。”钤“年八十五矣”“齐大”二印;以“红花墨叶”法写之,洋红蘸胭脂点花,重墨阔笔扫叶,焦墨写藤,色彩对比强烈,生机盎然。

历史背景

齐白石 1920 年代因梅兰芳宅中牵牛花触发灵感,自此反复写生,形成“花大如碗”的典型造型;此幅为 1947 年 85 岁所作,正值其“衰年变法”后笔墨最为老辣时期,集中体现了民间意趣与文人笔墨的完美融合,亦成为赛努奇博物馆收藏中国近现代花鸟画的里程碑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