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流失海外文物 / 青铜器 / 唐代宝庆寺十一面观音龛

鹅与寿桃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文物材质
砖石雕刻
所在国家
英国
所在机构
剑桥大学费兹威廉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8xxxx6427

流失过程

暂无具体过程

文物描述

这件晚清和田玉摆件,玉质洁白温润,呈现出和田玉特有的光泽。雕刻主题为童子与鹅,造型生动。雕刻题材为鹅与寿桃等,鹅的羽毛、身形刻画细致, 寿桃圆润饱满,造型生动,体现了清代玉雕的工艺水准和吉祥的文化寓意,常蕴含健康长寿等美好祈愿。

历史背景

晚清时期,社会动荡但玉石雕刻工艺依旧延续发展。当时,和田玉备受推崇,玉雕匠人在传统题材上进行创作,童子、鹅等形象常被用于雕刻,寓意吉祥,比如童子戏鹅有喜庆、欢乐等美好寓意,鹅衔灵芝则象征长寿、吉祥,这类玉雕既满足民间祈福需求,也是达官贵人喜爱的把玩、陈设之物。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