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刃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商
文物材质
玉器
所在国家
英国
所在机构
剑桥大学费兹威廉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8xxxx6427
流失过程
暂无具体过程
文物描述
这是一件由软玉(透闪石)制成的刃状器物,呈浅棕色,带有一些深色区域。刃部略微展开,末端为不对称的弧形,一侧有弧形凸起的棱纹,背部则为扁平状。靠近尖端处从一侧钻有一个孔,该孔在后期经过重新雕刻。器物长 21.5 厘米,宽 7.4 厘米,整体造型简洁,体现了古代玉器加工的工艺特点。
历史背景
玉器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从新石器时代开始,玉器就不仅是实用工具,更逐渐成为祭祀、礼仪、装饰等重要载体,象征着权力、地位与精神信仰。这件玉刃的形制与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的玉刀、玉璋等礼器或工具存在相似性,这类器物可能用于祭祀仪式或军事仪仗,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玉器的重视以及制玉工艺的发展水平。相关研究文献《不朽的石头 —— 从新石器时代到 20 世纪的中国玉器》也将其纳入古代玉器研究范畴,进一步印证了其历史价值。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