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玉婴戏花卉纹座屏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清
文物材质
玉器
所在国家
英国
所在机构
剑桥大学费兹威廉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8xxxx6427
流失过程
暂无具体过程
文物描述
这是一件由软玉(透闪石)制成的三扇插屏,整体置于硬木底座上。每扇屏由三块不同尺寸的玉牌组成,顶部和底部玉牌以浅浮雕工艺雕刻多种花卉,包括萱草、牡丹、木槿和莲花;中间玉牌分别描绘孩童活动场景:左侧为孩童吹奏笙(?),中间为三名孩童席地而坐、其中一人袖中藏小鸟,右侧为孩童击鼓。屏框顶部装饰有鎏金五爪龙纹,底座雕刻莲花瓣纹及三个饕餮兽面纹。插屏高 49 厘米,宽 50 厘米,其形制借鉴了乾隆时期繁复的宝座屏与桌屏风格,相关信息收录于《不朽的石头 —— 从新石器时代到 20 世纪的中国玉器》第 100 页。
历史背景
这件插屏制作于 1750-1850 年(推测为清代中期,可能与乾隆至道光年间相关),清代是中国玉器工艺的鼎盛时期,尤其乾隆朝宫廷玉器制作规模宏大、工艺精湛,常以孩童、花卉等为题材,寓意多子多福、富贵吉祥。五爪龙纹为皇家专用纹饰,体现了其可能与宫廷或贵族使用相关,是研究清代中期玉器雕刻工艺、皇家审美及吉祥文化的实物资料。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