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兽首车杆顶饰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战国
文物材质
铜器
所在国家
英国
所在机构
剑桥大学费兹威廉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8xxxx6427
流失过程
该文物出自安徽寿州(Shouchaw, Auh'ui),1933 年 2 月被卡尔贝克(Karlbeck)收录(编号 467),后归入奥斯卡・C. 拉斐尔收藏,1941 年由其遗赠,1946 年被菲茨威廉博物馆接收,现藏于该馆应用艺术部。结合 1930 年代中国时局,其流转体现了近代文物流失的典型路径。
文物描述
这是一件青铜材质的车辕顶部装饰物,内部保留有木制杆轴的残余部分。整体呈近方形管状,末端为带角的兽首形帽,表面有螺旋纹饰,还带有一个锈蚀的环。器物高 5.1 厘米,长 12.1 厘米,现陈列于菲茨威廉博物馆 28 号展厅(亚洲艺术展厅)
历史背景
这件车辕饰的年代为战国时期至秦朝(约公元前 481 年 - 公元前 206 年),战国至秦代是中国青铜铸造工艺持续发展的时期,青铜器常被用于车马装饰,体现了当时手工业的精湛技艺与等级制度。兽首造型与螺旋纹饰反映了这一时期青铜器装饰的典型风格,对研究古代车马制度、青铜工艺及社会文化具有参考价值。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