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锚地》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清
文物材质
纸质品
所在国家
英国
所在机构
剑桥大学费兹威廉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8xxxx6427
流失过程
该作品由 H. 博瑟姆利牧师(Rev. H. Bothamley)于 1909 年捐赠给菲茨威廉博物馆,现藏于该馆绘画、素描与版画部,是 19 世纪中国外销艺术品流传海外的例证。
文物描述
这是一幅中国外销水彩画,以黄埔锚地为主题,描绘了从丹麦岛视角看到的锚地全景,画面包含三座作为导航标志的著名宝塔。作品采用水彩、不透明水彩与墨水绘制,以白色提亮,绘制于通草纸(pith paper)上,边缘贴有蓝色丝绸纸。画的右下角用石墨写有 “Whampoa” 字样,尺寸为高 250 毫米、宽 337 毫米,现处于菲茨威廉博物馆馆藏存储状态。
历史背景
这幅画创作于 19 世纪(约 1840-1870 年),属于中国外销艺术范畴,体现了当时中国外销水彩画的风格特点。黄埔是清代重要的外贸港口,外国船只在此锚泊装卸货物,需通过舢板等小船往返广州,这幅画记录了当时的港口景象,对研究 19 世纪中外贸易及港口历史具有参考价值。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