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绿玉雕龙纹壶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清
文物材质
玉器
所在国家
英国
所在机构
剑桥大学费兹威廉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8xxxx6427
流失过程
1934 年,这件青玉执壶由 W. Young(文学硕士)捐赠给菲茨威廉博物馆,入藏编号为 O.7-1934,现藏于该馆应用艺术部。其流转经历虽未详细记载早期来源,但捐赠入藏的过程反映了 20 世纪上半叶中外文化交流中,中国文物通过个人捐赠进入海外博物馆的途径,成为海外馆藏清代玉器的组成部分。
文物描述
这是一件浅青玉执壶,长 14.8 厘米、高 16.4 厘米,采用高浮雕工艺雕刻而成。壶身装饰丰富,有一只螭龙攀爬于壶口边缘并形成壶柄,圆弧形壶嘴下方的柄部饰有灵芝纹,且悬挂一个活环。壶身两侧主面雕刻云纹、三只蝙蝠及仿古青铜纹样,整体造型精巧,纹饰寓意吉祥,现处于存储状态。
历史背景
该执壶制作于 1800-1900 年(清代),以软玉(Nephrite)为材质,收录于《不朽之石 —— 中国玉器从新石器时代到二十世纪》(第 117 页)。清代玉器雕刻工艺精湛,常将吉祥纹样与实用器物结合,这件执壶的螭龙、蝙蝠、灵芝等纹饰,分别象征权势、福气与长寿,体现了当时玉器制作中 “图必有意,意必吉祥” 的文化特点,对研究清代玉器装饰题材与工艺风格有重要参考价值。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