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形玉佩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春秋
文物材质
玉器
所在国家
加拿大
所在机构
皇家安大略博物馆
流失原因
非法盗掘
潜在等级
一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81xxxx6518
流失过程
流失过程不详
文物描述
龙形玉佩为山西博物院藏春秋晚期玉器,1988年出土于太原市金胜村赵卿墓 。该器物以润泽青玉雕琢,整体呈蜷曲弓伏龙形,龙首回卷、尾部内收,通体饰隐起谷纹 。玉佩长10.1厘米,厚0.6厘米,中腰设有串系孔洞,推测为玉组佩构件 。其出土背景与祭祀坑共出器物组合,印证了春秋时期"以玉礼神"的宗教传统,纹饰中"谷粒垂落"意象暗合农耕文明对自然节令的观察
历史背景
春秋时期是中国从 “宗法分封制” 向 “诸侯争霸” 转型的关键阶段,周王室衰微,“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变为 “自诸侯出”,传统礼制(如西周严格的等级制度)逐渐松动,这一变革直接影响了玉器的功能与造型。诸侯、卿大夫势力崛起,开始突破礼制限制,用玉器彰显自身权威。龙形玉佩作为 “通天神兽” 的象征,从王室专属逐渐普及到贵族阶层,成为身份地位的 “新名片”。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