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代山西长治虎枕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金
文物材质
陶器
所在国家
加拿大
所在机构
皇家安大略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一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81xxxx6518
流失过程
流失过程不详
文物描述
金代虎形枕是北方磁州窑系烧制的卧虎造型陶瓷寝具,整体呈伏虎形态,虎首伏于前爪,虎背为枕面,常绘有芦塘飞禽、小鹿山石等白地黑彩纹饰。其装饰技法融合中国画构图与磁州窑釉彩工艺,虎身褐黑相间条纹与枕面图景形成动静呼应。该器物承载多重文化内涵:是继承汉代以降虎噬鬼邪的信仰体系,成为民间驱灾护身之物。
历史背景
金代女真族南下后,磁州窑、长治窑等北方窑场为满足游牧民族寝居习惯,大量烧制动物造型寝具。虎形枕在12-13世纪达到鼎盛,其粗犷造型与细腻纹饰的并存,反映出农耕文化与草原审美的交融。现存实物表明,此类器物主要流通于黄河流域及长城沿线金代统治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虎被视为辟邪、镇宅、祈福的象征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