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年制”鼻烟壶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清
文物材质
瓷器
所在国家
英国
所在机构
剑桥大学费兹威廉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8xxxx6427
流失过程
暂无具体过程
文物描述
这是一件 18 世纪末至 19 世纪中叶的瓷质鼻烟壶,高 7 厘米,现陈列于菲茨威廉博物馆亚洲艺术展厅(Gallery 28)。壶身施有桑椹色与蓝绿色交织的窑变釉,顶部为金属材质,底部为玉质,底部有乾隆皇帝四字款识。整体设计融合了瓷、金属与玉三种材质,釉色自然交融,体现了清代鼻烟壶制作的精巧工艺。
历史背景
该鼻烟壶制作于 1780-1850 年(清代乾隆晚期至嘉庆、道光年间),以瓷为主要材质,采用施釉工艺制成。清代是鼻烟壶发展的鼎盛时期,窑变釉作为一种自然形成的釉色效果,因色彩变幻莫测而备受青睐,这件鼻烟壶的材质搭配与款识特征,反映了当时宫廷与民间对鼻烟壶的审美追求,对研究清代制瓷工艺与随身装饰器物的发展有参考价值。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