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流失海外文物 / 青铜器 / 唐代宝庆寺十一面观音龛

北魏灰陶龙形雕塑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东晋
文物材质
陶器
所在国家
英国
所在机构
剑桥大学费兹威廉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8xxxx6427

流失过程

暂无具体过程

文物描述

这是一件北魏时期的陶龙雕塑,高 16 厘米,长 25 厘米,现陈列于菲茨威廉博物馆亚洲艺术展厅。器物为无釉灰陶材质,造型让人联想到汉墓中的浅浮雕图像,表面留存少量白泥痕迹及红、黑颜料残迹,整体体现了早期陶塑对龙纹题材的表现手法。

历史背景

该陶龙制作于北魏时期(约 385-580 年),以陶土为原料,采用绘画、施白泥等工艺制成,与《淮南子》中 “土龙致雨” 的记载相关,反映了古代以陶龙象征祈雨功能的文化内涵。其造型风格与汉墓浮雕一脉相承,对研究魏晋南北朝时期陶塑工艺、龙纹题材的宗教象征意义及文化传承具有参考价值,曾参展 1972 年 “中国艺术中的龙” 特展(3 月 23 日 - 5 月 28 日),相关信息收录于《菲茨威廉博物馆理事会 1968 年年度报告》及 “国际中国艺术展” 文献。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