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象牙雕跪姿西洋人像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明
文物材质
象牙器
所在国家
英国
所在机构
剑桥大学费兹威廉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8xxxx6427
流失过程
暂无具体过程
文物描述
这是一件明末清初的象牙雕跪姿人物像,高 11 厘米,宽 6.5 厘米,现处于存储状态。器物以象牙为材质,雕刻为一位身着飘拂斗篷的西洋人(疑似荷兰人)跪姿形象,手臂抬起,推测曾作为其他器物的托架;膝盖下方有穿孔用于固定,表面以黑、红两色彩绘突出细节,造型生动,体现了中西贸易背景下象牙雕刻对西洋题材的表现。
历史背景
该雕像制作于约 1680-1720 年(17 世纪末至 18 世纪初,明末清初),采用雕刻与彩绘工艺制成。这一时期随着中西贸易往来增多,以西洋人为题材的雕刻成为艺术品的常见类型,其作为器物托架的功能,延续了中国古代以外国人形象为支撑的工艺传统,对研究明末清初象牙雕刻工艺、中西文化交流具有参考价值。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