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白玉云纹发簪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明
文物材质
玉器
所在国家
英国
所在机构
剑桥大学费兹威廉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8xxxx6427
流失过程
暂无具体过程
文物描述
这是一件明代(1500-1600 年)的玉质发簪,长 13.2 厘米,现处于存储状态。材质为软玉,呈不透明的白色,带有灰色线条杂质。发簪末端渐细成圆形,饰有云纹图案,底部扁平且无装饰,整体造型简洁雅致,体现了明代玉簪在装饰与实用结合上的特点,相关信息收录于《不朽之石 —— 中国玉器从新石器时代到二十世纪》(第 75 页)
历史背景
该发簪制作于 16 世纪明代,此时是中国玉器工艺的兴盛期,玉簪作为女性头饰,既彰显身份地位,也反映当时的审美取向。其云纹装饰在传统玉器中常象征吉祥,灰线杂质的留存则体现了对玉料天然特性的包容。这件发簪对研究明代玉雕技法、女性饰品文化及玉料运用具有参考价值,见证了当时手工业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