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流失海外文物 / 青铜器 / 唐代宝庆寺十一面观音龛

骑马女侍者的墓像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文物材质
陶器
所在国家
加拿大
所在机构
皇家安大略博物馆
流失原因
非法盗掘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81xxxx6518

流失过程

大量古墓遭盗墓者疯狂盗掘。盗墓者通过爆破、挖掘等方式破坏墓室,将包括骑马女侍者墓像在内的陪葬品(陶俑、瓷器、青铜器等)从墓中取出,被盗出的墓像流入当时畸形繁荣的古玩市场,例如,皇家安大略博物馆早期的重要文物来源之一 —— 传教士怀履光,便通过在河南洛阳等地的 “代理人”,系统性收购被盗古墓文物,其中就包括大量陶俑、青铜器等,骑马女侍者墓像可能在此阶段被其纳入收购清单。

文物描述

骑马女侍者通常呈现出坐姿端正的形态,身体微微挺直,展现出端庄稳重的气质。人物面部表情可能较为平和、安详,眉眼之间流露出温柔与娴静,也可能根据不同的身份和场景刻画得较为灵动活泼。女子的发型多样,可能是高髻、发髻梳于脑后或两侧等,有的还会佩戴帽子、头巾等饰品。马的姿态多为站立状,四蹄稳稳地踏在地面或底座上,表现出沉稳有力的感觉

历史背景

唐代女性参政、社交、出行较为自由,甚至可参与骑马、射猎等活动。骑马女侍者墓像的造型,正是这一社会现象的物质投射,打破了传统礼教对女性 “足不出户” 的束缚。唐代丝绸之路繁荣,西域的马术、服饰(如胡帽、窄袖衣)传入中原,影响了中原女性的装扮与出行方式。墓像中女性的发型(如高髻、双环髻)、服饰(如圆领袍、条纹裤)可能融合了胡风元素,展现了盛唐 “兼容并蓄” 的文化特质。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