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片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东周
文物材质
铜器
所在国家
加拿大
所在机构
皇家安大略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81xxxx6518
流失过程
流失过程不详
文物描述
常见为鹿角(质地较硬,表面多有自然纹理,断面呈蜂窝状孔隙)、牛角(质地坚韧,色黄白或灰黑,表面光滑带细密生长纹);
珍稀材质如犀牛角(表面有 “竹丝纹”“粟纹”,质地细腻,色泽温润,多呈深褐或黑褐色)、象角(色乳白或淡黄,质地较粗,横截面有同心圆纹理)。年代久远的角片因长期使用或埋藏,表面形成自然包浆,呈暗黄、深褐或暗红色,光泽柔和;新角片则色泽鲜亮(如牛角的浅黄、鹿角的灰白),无包浆或包浆浅薄。
历史背景
早期人类利用动物角(尤其是鹿角、牛角)的天然硬度与韧性,将其切割为片状,制作简单工具(如刮削器、切割刃)或武器配件(如箭簇、矛头镶片)。此时的角片多保留原始切割痕迹,无刻意纹饰,仅为生存需求服务。随着宗教意识萌芽,角片因与 “动物灵力” 相关(古人认为鹿角象征生命力、牛角代表力量),被纳入祭祀体系。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