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流失海外文物 / 青铜器 / 唐代宝庆寺十一面观音龛

清代玉插屏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文物材质
玉器
所在国家
英国
所在机构
剑桥大学费兹威廉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8xxxx6427

流失过程

暂无具体过程

文物描述

这是一件 19 世纪(1800-1900 年)的玉质桌屏,长 22.7 厘米,宽 15.5 厘米,现处于存储状态。器物为软玉材质,呈绿色,正面刻有应制诗文,内容为:“百羊群各有名,训子从道真。贺处独坐众树下,对竹言安贫。真美流芳梅香里,正当春回大地时。—— 臣太吉庭恭奉御题”;背面刻有与诗文呼应的图案,展现牧童与羊群、开花的树木及远山,采用平视构图(区别于传统中国绘画的鸟瞰视角),整体将诗文与绘画结合,体现了清代玉器在文人题材与工艺融合上的特点,相关信息收录于《不朽之石 —— 中国玉器从新石器时代到二十世纪》。

历史背景

该桌屏制作于 19 世纪清代,此时玉器工艺在继承传统的同时,更注重文化内涵的表达,御题应制题材的玉器常体现皇家审美与文人趣味的结合。其诗文与绘画的呼应、独特的构图视角,反映了当时玉器在题材创新与艺术表现上的探索,对研究清代玉雕技法、文人文化在玉器中的体现及皇家与臣属的互动具有参考价值,见证了清代晚期玉器工艺与文学艺术的交融。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