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流失海外文物 / 青铜器 / 唐代宝庆寺十一面观音龛

妙法莲华经卷第四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文物材质
纸质品
所在国家
英国
所在机构
大英图书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58xxxx8454

流失过程

暂无具体流失过程

文物描述

为大乘佛教重要经典。《妙法莲华经》卷第四,以传统写经长卷之姿呈现。其历经岁月淘洗,纸张呈现出古朴的黄褐色,虽有自然磨损、褶皱,部分边角微有残破。写经所用纸张为古代手工纸,推测可能是麻纸或皮纸。质地柔韧且具一定韧性,历经千年仍保持基本形态。纸张表面略显粗糙,保留着手工制作的独特质感。此卷书法为典型的写经体楷书,兼具规整性与艺术韵味。字体形态端庄,笔画严谨有序,横画起笔收笔利落,或轻或重间展现节奏变化;竖画挺拔劲健,似有支撑天地之势;撇捺舒展灵动。

历史背景

唐朝时期,国力强盛,社会稳定,统治者对佛教采取较为宽容和支持的政策。从唐高祖时期开始,佛教就逐渐发展,《妙法莲华经》作为大乘佛教的重要经典,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推崇。《妙法莲华经》强调一切众生皆具佛性,无论其出身、种姓、善恶,都能通过修行获得解脱、成就佛果。经文通过描绘诸佛菩萨,如观音菩萨寻声救苦的事迹,传达出强烈的慈悲精神,体现了对众生苦难的深切关怀和救拔一切众生脱离苦海的宏大愿力,鼓励信众践行慈悲利他的菩萨行。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