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平脱琴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唐
文物材质
木器
所在国家
日本
所在机构
正仓院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一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52xxxx6250
流失过程
756年(日本天平胜宝八岁)光明皇后将唐代金银平脱琴献纳正仓院。据《东大寺献物帐》记载,原琴经改制后形成现存形制,改制过程中保留唐代核心工艺特征,该琴在756年由日本皇室收入正仓院,原为银平文琴,后于817年替换为现藏的金银平文琴。
文物描述
金银平脱琴全长114.2厘米,桐木胎身通体髹紫漆,采用唐代“金银平脱”工艺装饰。琴面项部饰方形锦纹区,内嵌三人宴乐场景(弹阮、抚琴、饮酒),周饰飞天与花鸟银箔纹样;四徽以下嵌水波纹及鸾凤麒麟金箔。琴背龙池两侧镶双龙银纹,凤沼饰对称鸾凤,底部刻东汉李尤《琴铭》“琴之在音,荡涤邪心”四言诗,银丝嵌“乙亥元年”款识。琴面现存冰裂断纹,经声学检测证实为礼器非演奏用器
历史背景
此琴制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属宫廷“宝装琴”典范,纹饰融合中原花鸟、粟特金银器及道家隐逸主题(如项部“竹林七贤”场景)。其平脱工艺与何家村窖藏舞马衔杯银壶同源,印证唐代贵族器物装饰风尚。756年由日本光明皇后献纳东大寺正仓院,载于《国家珍宝帐》北仓藏品目录,与螺钿紫檀五弦琵琶并称“唐乐双璧”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