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白玉碗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明
文物材质
玉器
所在国家
英国
所在机构
剑桥大学费兹威廉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8xxxx6427
流失过程
暂无具体过程
文物描述
这是一件 16 世纪(1500-1600 年)的玉杯,高 6.2 厘米,长 16.5 厘米,现处于存储状态,属玉器类别。材质为淡白色软玉,采用掏空与雕刻工艺,杯身由盘曲的梅树枝干构成,梅花从枝干底部延伸而出,造型自然。因不便握持,推测非实用饮具,可能是文人案头的笔洗或纯装饰摆件,用以彰显工艺或主人财力。
历史背景
明代晚期,社会经济繁荣,文人阶层的审美趣味深刻影响着工艺美术的发展方向,玉雕领域中仿生题材的盛行便是这一时代风尚的鲜明体现。彼时,文人雅士寄情于山水草木,将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融入生活器物的审美选择中,梅枝、竹节、松针等自然元素因其所蕴含的文化寓意 —— 如梅花象征高洁不屈、傲雪凌霜的品格,与文人所追求的精神操守高度契合,故而成为玉雕创作中备受青睐的主题。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