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雕大象摆件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清
文物材质
玉器
所在国家
英国
所在机构
剑桥大学费兹威廉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8xxxx6427
流失过程
暂无具体过程
文物描述
这是一件 19 世纪(1800-1900 年)的青玉雕摆件,高 17.5 厘米,长 16.5 厘米,现处于存储状态。玉质呈浅菠菜绿色,主体雕刻为一头披挂鞍鞯的站立大象,鞍布两侧各饰有一只从海浪中浮现的蝙蝠,象背上有两位僧人,分别手持花瓶和象牙。大象身体与腿部的褶皱皮肤以深式褶皱纹路表现,整体充满象征。
历史背景
19 世纪正值清代晚期,玉雕工艺在继承前代基础上更注重吉祥寓意的表达,“图必有意,意必吉祥” 成为主流造物理念。“太平有象” 是当时常见题材,大象象征太平盛世,蝙蝠谐音 “福”,花瓶与大象组合强化 “太平” 寓意,骑象谐音 “吉祥”。这类玉雕不仅是工艺品,更承载着民众对国泰民安的祈愿,反映了清代晚期社会的审美取向与精神追求。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