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柄捶揲银杯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唐
文物材质
银器
所在国家
英国
所在机构
剑桥大学费兹威廉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8xxxx6427
流失过程
暂无具体过程
文物描述
这是一件唐代 700-799 年间的银杯,直径 9.7 厘米,高 4.6 厘米,现处于存储状态。采用捶揲工艺制成,带把手,杯脚边缘与杯身焊接相连,把手通过铆接固定在杯身。外部顶部装饰有精美的卷草纹和三只鸟,下方重复相同卷草纹但无鸟纹,杯口与杯脚边缘有锯齿纹边框,杯脚底部和把手饰有花卉卷纹。器物留存有焊接、铆接的工艺痕迹,展现了唐代银器制作的精细技法。
历史背景
8 世纪的唐代是金属工艺的黄金时期,银器因材质珍贵成为贵族阶层的常用器具,其工艺融合中外文化元素,造型与纹饰体现盛唐的开放气象。这件银杯的卷草纹、鸟纹等装饰题材常见于唐代器物,捶揲、焊接等工艺的运用,反映了当时手工业的发达,以及银器在社交、饮食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