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韶红陶尖底瓶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新石器时代
文物材质
陶器
所在国家
英国
所在机构
大英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58xxxx8454
流失过程
暂无具体流失过程
文物描述
小口细颈、斜肩鼓腹、瘦长体尖底、双耳对称。走过千年,跨越山海,隔着展柜,两个小口尖底瓶打了个照面。
历史背景
仰韶时期,制陶技术已经有了一定发展。最初可能采用手制的方式,后来逐渐发展出慢轮修整技术,使陶器更加规整。仰韶红陶尖底瓶就是红陶制品,其红色主要是因为在氧化气氛中烧制,陶土中的铁元素被氧化成三氧化二铁,从而呈现红色。在汲水时可以系上绳索,当瓶子放入水中时,由于重心的作用,瓶子会自动倾斜汲水,汲满水后又能自动竖起,体现了当时人们对力学原理的初步认识和应用。在仰韶文化时期,人们多居住在靠近水源的地方,尖底瓶最主要的功能就是作为汲水工具。当时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取水设备,尖底瓶轻便且适合深入水中汲水,方便人们获取生活用水。除了汲水,尖底瓶也可作为储存液体的容器。在一些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尖底瓶内还残留有酒、食物汤汁等痕迹,表明它也用于储存酒水、汤汁等,满足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饮食储存需求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