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青花壶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明
文物材质
瓷器
所在国家
英国
所在机构
剑桥大学费兹威廉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8xxxx6427
流失过程
暂无具体过程
文物描述
这是一件明代晚期(约 1600-1644 年)的硬瓷壶,高 17.8 厘米,为饮具。器身圆润,设有乳状短流与细长颈(口沿外撇,饰花卉纹样);短流颈部环绕蕉叶纹,肩部饰云肩纹;器身两面各有一组相似花卉纹样,分别绘有岩石、牡丹与停落的蚱蜢,以及岩石、牡丹与蝴蝶,乳状短流上亦饰有牡丹花纹。通体以釉下青花绘制,施高光泽釉,底部与足部均有釉层覆盖。
历史背景
明代晚期青花瓷工艺成熟,青花发色稳定,纹饰题材多取材自然。这件军持的蝴蝶、蚱蜢、牡丹等纹饰,体现了明代民间对自然生灵的观察与艺术化再现,其造型与纹饰设计既符合实用需求,青花瓷壶的发展反映了中国陶瓷从釉下彩技术探索到成熟的全过程,是制瓷工艺进步的缩影。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