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流失海外文物 / 青铜器 / 唐代宝庆寺十一面观音龛

康熙年间五彩碟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文物材质
瓷器
所在国家
英国
所在机构
剑桥大学费兹威廉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8xxxx6427

流失过程

暂无具体过程

文物描述

这是一件清代康熙年间(约 1662-1722 年)的硬瓷碟,为一对中的一件,高 4.1 厘米,宽 21.9 厘米,是日常饮食或陈设用器。碟体为浅腹圆边造型,口沿微卷,下承矮斜足;采用铁红色、黄色、紫褐色、绿松石色、蓝色、两种绿色珐琅彩(以黑色勾勒细节)及描金装饰:碟内绘有庭院景致,一位女子坐于红凳上手持带叶枝条,身旁有一男孩手指女子,背景有栏杆、树木等;口沿饰两道铁红色圈纹,背面绘有铁红色的艾草叶、如意、方孔钱、琴纹及纹章图案;底部施透明釉,有釉下青花双圈款。整体纹饰生动,色彩鲜明,兼具实用与装饰功能。

历史背景

清代康熙时期,五彩瓷工艺达到鼎盛,“五彩”以丰富的釉色搭配金彩为特色,纹饰题材多取材于生活场景、吉祥图案。这件瓷碟中的人物纹(女子与男孩)是当时常见的 “婴戏” 类题材变体,象征家族兴旺;艾草叶、如意等纹样则承载着祈福避灾的吉祥寓意。同时,背面的纹章图案表明其可能为外销瓷,专为欧洲市场定制,反映了康熙时期中西贸易的繁荣 —— 中国瓷器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远销欧洲,在满足实用需求的同时,也成为文化交流的载体,体现了当时制瓷业对国内外市场审美的适应。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