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方罐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元
文物材质
瓷器
所在国家
英国
所在机构
剑桥大学费兹威廉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8xxxx6427
流失过程
暂无具体过程
文物描述
这是一件元代(1300-1368 年)的硬瓷长方体小罐,高 7.6 厘米,宽 7.2 厘米,为储物用器。罐身呈长方体造型,斜肩向上收至方形中心开口,四角各有一个环形耳(耳部立于小花饰上)。器身四面分别以釉下青花绘制不同花卉图案:两种牡丹、菊花配紫薇及射干;肩部饰云纹,棱边与中心开口边缘有线条纹装饰。罐身有一处烧制裂纹(延伸至底部),一角环形耳曾断裂后修复,同侧釉面有瑕疵,盛放于蓝色盒子中,附三个标签(分别标注收藏者、展览信息等)。整体造型独特,纹饰清晰,展现了元代青花瓷的典型工艺特征。
历史背景
元代是中国青花瓷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景德镇窑作为制瓷中心,成功烧制出釉下青花瓷器,开启了中国陶瓷以彩绘为主的装饰时代。这件方罐的长方体造型在元代瓷器中较为少见,体现了制瓷工匠对异形器型的探索;花卉题材(牡丹象征富贵、菊花代表高洁)是元代青花的主流纹饰,反映了当时对自然美的崇尚。其工艺与纹饰特征,与元代中后期青花瓷 “纹饰繁密、青花发色浓艳” 的风格相符,见证了元代青花瓷从初创到成熟的过渡,也为研究元代对外贸易中瓷器的造型适应与文化传播提供了实物依据。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