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流失海外文物 / 青铜器 / 唐代宝庆寺十一面观音龛

葫芦玻璃鼻烟壶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文物材质
玻璃器
所在国家
英国
所在机构
剑桥大学费兹威廉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8xxxx6427

流失过程

暂无具体过程

文物描述

这是一件清代(1800-1900 年)的玻璃鼻烟壶,高 7.2 厘米,为盛放鼻烟的随身用器。壶体采用玻璃材质,呈葫芦造型,线条圆润流畅,符合传统 “福禄” 的吉祥寓意。采用套料工艺制作,以不透明的白色玻璃为胎,外层覆盖一层红色玻璃,再通过雕刻工艺去除部分外层红料,形成红白对比的纹饰。器身以分区形式雕刻四季花卉图案(牡丹、荷花、菊花、梅花),各纹饰区间以蝙蝠纹分隔,图案布局对称有序,雕刻线条细腻清晰,既展现了套料工艺的色彩层次感,又将自然景致与吉祥符号浓缩于小巧的壶体之上,兼具实用性与艺术观赏性。

历史背景

清代是鼻烟壶发展的黄金时期,玻璃套料工艺在这一阶段达到成熟。套料工艺通过多层玻璃的叠加与雕刻,能形成丰富的色彩对比,深受皇室与民间喜爱。葫芦造型因谐音 “福禄” 成为经典吉祥造型,四季花卉象征四季平安,蝙蝠则谐音 “福”,三者结合的题材体现了清代工艺 “以纹载意” 的特点,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吉祥文化的崇尚。鼻烟壶的小巧造型适应了随身佩戴的需求,而精致的工艺使其成为身份与品味的象征,展现了清代中晚期手工艺人在微型器物上的精湛技艺与审美追求。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