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两银锭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清
文物材质
银器
所在国家
英国
所在机构
剑桥大学费兹威廉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8xxxx6427
流失过程
暂无具体过程
文物描述
这是一件铸造于约 1750 年至 1933 年间的银锭。它的重量为 68.89 克,属于 “二两” 规格的银质货币,主要用途是作为军饷发放,在当时的军事支付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件银锭以纯银为原料,由北京铸造而成,整体形制体现了那一时期银锭的典型特征。从留存的影像数据来看,其高度为 34.46 毫米,宽度为 20.46 毫米。
历史背景
1750-1933 年正值中国清代中晚期至民国初年,银锭作为重要的称量货币,在经济流通中占据关键地位,尤其在军事领域常被用作军饷发放,反映了当时军事与财政体系的关联。北京作为历代都城,其铸造的银锭在成色、形制上具有一定规范性,是研究区域货币铸造特点的重要实物。这一时期银锭的流通既体现了传统货币体系的延续,也受到近代中外经济交流的影响,是中国货币史转型阶段的缩影。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