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流失海外文物 / 青铜器 / 唐代宝庆寺十一面观音龛

清乾隆满绣十一面观音唐卡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文物材质
纸质品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8xxxx6427

流失过程

暂无具体过程

文物描述

此唐卡以丝绸和金属线为刺绣材质,整体尺寸为 142.2×85.1 厘米。作品中心是十一面观音(慈悲菩萨的化身之一),其十一个头象征通往开悟之路的步伐,周围环绕一千只手臂,每只手掌中央各有一只眼睛,刺绣细节极为精致。背面有中文、满文、藏文和蒙古文题词,记录了创作背景,兼具宗教供奉功能与极高的艺术价值,代表了 18 世纪清朝宫廷刺绣的最高成就。

历史背景

18 世纪的乾隆时期,清朝宫廷刺绣工艺达到鼎盛,常融合宗教题材展现皇家艺术水准。藏传佛教在清廷影响深远,章嘉呼图克图三世作为蒙古藏传佛教代表,曾参与宫廷宗教艺术品的创作指导。此唐卡作为 1778 年在其指导下完成的作品,体现了宫廷对藏传佛教的尊崇,以及刺绣工艺在宗教艺术表达中的精湛应用,为研究清代宫廷刺绣技术、藏传佛教文化与多民族文字融合提供了实物依据。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