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流失海外文物 / 青铜器 / 唐代宝庆寺十一面观音龛

云顶德敷尺牍 致圣一国师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南宋
文物材质
纸质品
所在国家
日本
所在机构
东京国立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0xxxx8609

流失过程

暂无具体流失过程。

文物描述

本品33.4×94.8。尺牍书写于纸张之上,纸张呈现出古朴的黄褐色,带有岁月留下的陈旧痕迹, 质地略显粗糙,有自然的纹理,显示出南宋时期纸张的质感。历经数百年,纸张虽有一定程度的老化,如边缘可能存在轻微的磨损、脆化现象,但整体保存相对完好,依然能够承载字迹,见证着历史的沧桑。采用行书字体书写,笔画流畅自然,笔势灵动,体现出南宋时期书法的韵味。字体大小错落有致,布局疏密得当 。行笔过程中,能看到提按转折的变化,使笔画富有粗细变化,增强了书法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从风格上看,既有晋唐书法的遗韵,又展现出南宋文人书法注重意趣、追求个性的特点,笔锋或轻盈飘逸,或沉稳厚重,尽显书写者的书法功底与艺术个性。

历史背景

宋时期,佛教禅宗发展达到鼎盛。禅宗强调心性的觉悟,注重个人的修行与感悟,深受文人士大夫和普通民众的喜爱 。云顶德敷与圣一国师作为佛教僧人,他们之间的交流是当时禅宗僧人交往频繁的一个缩影。众多禅宗寺庙如雨后春笋般兴起,成为佛教文化传播和交流的重要场所,云顶德敷所在的寺庙以及圣一国师相关的寺院,都在佛教文化的传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封尺牍记录了特定历史时期两位重要僧人的交流情况,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风貌、佛教发展状况等信息,为后人了解南宋历史提供了具体而生动的素材,是历史记忆留存的一种方式,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意义。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