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流失海外文物 / 青铜器 / 唐代宝庆寺十一面观音龛

大慧禅师墨迹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南宋
文物材质
纸质品
所在国家
日本
所在机构
东京国立博物馆
流失原因
非法交易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赖研究员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0xxxx8609

流失过程

尽管新中国成立后大力加强文物保护工作,制定了严格的法律法规打击文物犯罪,但仍有一些不法分子受利益诱惑,进行非法盗掘和文物走私活动。一些新发现的类似大慧禅师墨迹的文物,可能通过地下文物交易市场,流入非法文物贩子手中,部分被走私到国外,或者在国内以非法途径进行交易,导致文物的流失和去向难以追踪 。

文物描述

本品面积为 37.9×73.3,采用行书字体书写,笔画流畅自然,笔势灵动且富有变化。字体大小错落,布局疏密得当,行笔过程中提按转折清晰,使笔画呈现出粗细、轻重的变化,增强了书法的节奏感与韵律美。风格上既有晋唐书法的韵味,又展现出南宋禅师书法特有的率性、古朴与禅意,笔锋或轻盈、或沉稳,尽显大慧禅师的书法功底与禅宗僧人独特的精神气质,仿佛在笔墨间传递着佛法的智慧与宁静。文字纵向排列成列,内容为大慧禅师的相关记述,涉及事务往来、寺院活动、佛法交流等,是研究南宋禅宗文化、寺院生活及书法艺术的重要资料。排版随书写内容自然延伸,体现古代书法作品书写的随性与自然,文字间相互呼应,展现出一种内在的连贯性与节奏感。

历史背景

南宋书法在继承前代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了注重意趣表达的风格。受当时文化氛围的影响,书法家们追求笔墨之间的韵味和个人情感的抒发,行草书尤为盛行。大慧禅师的墨迹采用行书书写,体现了南宋书法崇尚意趣的时代风貌,同时融入了禅宗的空灵、自然等思想,使其书法在艺术表现上别具一格。 在南宋,书法不仅是艺术创作,更是人们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重要工具。文人、僧人之间常通过书信往来,以书法传递信息和情感。大慧禅师的墨迹正是这种交流方式的体现,他通过书法与他人沟通佛法、表达见解,展示了书法在当时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