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纪四季花鸟图(春)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明
文物材质
纸质品
所在国家
日本
所在机构
东京国立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赖研究员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0xxxx8609
流失过程
吕纪《四季花鸟图(春)》的流失过程可追溯至复杂的历史脉络。这幅作品曾为岛津家藏品,其流往日本的历程,与明代宁波的海上贸易及文化交流密切相关。
明代时,宁波作为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海上航运频繁,大量中国货物经此运往海外 。吕纪出身宁波,当地或许有商船借贸易之便,将其画作作为文化商品,随瓷器、丝绸等货物,通过大规模船运输往日本。随着时间推移,作品辗转流入岛津家 。岛津家族在日本历史上长期具有重要地位,其收藏体系丰富,这幅画凭借艺术价值与历史意义,成为家族藏品。后续因时代变迁、收藏流转等因素,又从岛津家进入更广泛的文物流通或收藏序列,最终呈现出如今的流失状态,成为研究中国古代书画外流及中日文化交流史的一个特殊案例,背后藏着跨时代、跨国界的文化传播与流转故事 。
文物描述
本品面积为176.0×100.8。是四幅一组的大作,在春夏秋冬四季自然景观之中配以花卉禽鸟,被称为是吕纪的顶级杰作。由落款可知当时其供职于画院,极尽精巧的描绘和卓越的色彩表现,都体现了吕纪成熟时期的画风。尤其是冬景图,展示流水的视觉设计大胆秀逸,对自然之中的花卉禽鸟进行写实描绘的同时,又将这些景物以装饰性手法配置于大画面中,体现了吕纪已掌握抽象化表现的技巧。
历史背景
明代中期,尤其是弘治至正德年间,宫廷画院迎来又一高峰。明宪宗、孝宗等统治者热衷书画,画院制度完善,画师地位较高,创作需求旺盛。宫廷绘画不仅承担着装饰宫殿、彰显皇家气派的功能,更被赋予 “明劝诫、著升沉” 的教化意义,题材多以祥瑞花鸟、盛世山水为主,风格追求工致富丽、法度严谨。
吕纪作为这一时期画院的领军人物,官至锦衣卫指挥同知,直接为皇室创作。他擅长花鸟,兼工山水、人物,其作品既符合宫廷 “富贵气象” 的审美要求,又融入了文人画的笔墨意趣,形成 “工写结合、雅俗共赏” 的独特风格。《四季花鸟图(春)》作为其花鸟代表作之一,正是在这样的宫廷艺术生态中诞生,画面中盛开的春花、灵动的禽鸟,既展现了自然生机,也暗合了皇室对 “四季平安、万物和谐” 的吉祥寓意追求。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