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流失海外文物 / 青铜器 / 唐代宝庆寺十一面观音龛

陈容 五龙图卷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南宋
文物材质
纸质品
所在国家
日本
所在机构
东京国立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赖研究员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0xxxx8609

流失过程

暂无具体流失过程。

文物描述

本品面积为 45.2×299.5,是陈容的经典之作。绘五条龙穿梭于山水云雾间,龙身矫健,或隐于云气、或腾于江海、或盘于山峦,与瀑布、山石、林木相融。 龙的形态各异,有的张牙舞爪,气势汹汹;有的含蓄内敛,伺机而动,展现出 “神龙见首不见尾” 的神秘,山水作为背景,烘托出龙的威严与奇幻。以水墨为主,运用 “泼墨成云,噀水成雾” 之法,墨色浓淡变化表现云气、水瀑的流动感。 绘龙时,线条刚劲灵动,勾勒龙身轮廓、鳞片纹理,兼用渲染,让龙的肌肤、鳞片有质感,体现陈容 “所翁龙” 独特的笔墨风格,将水墨写意与精细描绘结合,使龙鲜活如生。借龙的形象,营造出雄浑、神秘、奇幻的意境。龙在山水间腾挪,似能呼风唤雨, 传递出中国人对龙这一祥瑞神兽的敬畏与崇拜,也体现画家对天地造化、神力无穷的想象,观之如入仙境,感受水墨龙画的磅礴气势与艺术魅力,是中国龙题材绘画的巅峰之作。

历史背景

南宋时期,北方金朝、蒙古等政权相继崛起,南宋朝廷长期面临外部军事威胁,边疆战事不断。内部则存在着政治腐败、官员党争等问题, 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在这种内忧外患的环境下,民众渴望有强大的力量来护佑国家、带来安宁,龙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象征权威、力量和祥瑞的神兽, 自然受到人们更多的尊崇与关注。陈容创作《五龙图卷》,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安定、祥和以及强大守护力量的期盼。 龙在封建时代是皇权的象征,代表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南宋朝廷虽然偏安一隅,但对皇权的尊崇依旧。龙的形象频繁出现在艺术创作中, 也是对皇权文化的一种呼应。陈容绘制《五龙图卷》,通过展现龙的威严与神秘,既契合了当时社会对皇权象征的文化需求,也体现了艺术家对传统皇权文化符号的艺术表达。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