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流失海外文物 / 青铜器 / 唐代宝庆寺十一面观音龛

赵昌 竹虫图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南宋
文物材质
纸质品
所在国家
日本
所在机构
东京国立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赖研究员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0xxxx8609

流失过程

暂无具体流失过程。

文物描述

本品面积为100×54.5,是一幅著名的“赵昌之曲竹”作品。其以细腻的笔法和鲜丽的赋彩,写实地描绘出曲竹、以及周围的地瓜、鸡冠花、蝴蝶、蜻蜓、金钟儿、纺织娘等草虫。一般认为草虫图中描绘的花草和昆虫各有寓意。例如:瓜的寓意是子孙兴旺长久,而本图中也画有瓜。此外,鸡冠花上与蝈蝈,表示出人头地的“官上加官”吉祥图。而本图中虽未画有蝈蝈,但推测是以鸡冠花来表示出人头地的寓意。

历史背景

北宋时期,宫廷对文化艺术极为推崇,设立了翰林图画院,广纳天下绘画人才。 画院不仅为画家们提供了稳定的创作环境和物质支持,还制定了相对严格的绘画标准和审美导向。 宫廷对花鸟画的喜爱和需求,推动了花鸟画在北宋的蓬勃发展。赵昌虽未进入画院任职,但他的花鸟画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宫廷审美趣味的影响。 《竹虫图》中对竹、虫等物象的精细描绘,以及追求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与宫廷绘画注重写实、追求完美的风格相契合。 北宋初期,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社会相对稳定,经济逐渐复苏,为文化艺术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在和平的环境下,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绘画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和发展。 赵昌能够专注于花鸟画创作,绘制出《竹虫图》这样精致的作品,与当时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繁荣的文化氛围密不可分。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