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流失海外文物 / 青铜器 / 唐代宝庆寺十一面观音龛

萝窗 竹鸡图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南宋
文物材质
纸质品
所在国家
日本
所在机构
东京国立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赖研究员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0xxxx8609

流失过程

暂无具体流失过程。

文物描述

本品面积为96.3×42.4。绘一只竹鸡,姿态安然,立于坡石。旁有竹叶、竹枝,以简洁笔墨勾勒, 竹叶疏朗,竹枝劲挺,营造出静谧的自然小景,背景大面积留白,突出主体,传递出 “空寂” 之感。以淡墨、简笔为主,竹鸡形态简约, 线条概括却生动,抓住其神韵;竹叶、竹枝用率性的笔触描绘, 体现 “逸笔草草” 的禅画风格,借水墨韵味表现物象,不求形似但求神似,契合画僧 “以画悟禅” 的创作理念。借竹鸡的宁静、竹枝的清幽,营造出孤寂、空灵的禅意氛围, 似蕴含对 “空性”“无常” 的思考,体现宋末元初禅僧画家借物言禅、以画表意的追求, 是研究萝窗艺术及禅画风格的重要作品, 虽画面简洁,却满含深邃的精神内涵与艺术感染力,展现东方禅意美学的独特魅力。

历史背景

萝窗生活在宋末元初,这一时期政权交替,社会动荡不安。南宋末年, 朝廷面临内忧外患,最终被元朝所灭。战争导致社会秩序混乱,百姓生活困苦。在这样的环境下, 人们的精神世界急需寻找慰藉,宗教和艺术成为了重要的寄托方式。《竹鸡图》中所营造的宁静氛围,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和平、安定生活的向往,是对动荡现实的一种精神逃避 。 朝建立后,实行民族等级制度,汉族文人在政治上受到诸多限制, 入仕艰难。这使得许多文人转向文化艺术领域,通过创作来抒发情感、表达志趣。 同时,元朝统治者对宗教采取相对宽容的政策,佛教得以继续发展,寺庙成为文化艺术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 萝窗作为画僧,在寺庙中潜心创作,其作品也受到了当时政治环境和文人心态的影响 。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