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池白鹭图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元
文物材质
纸质品
所在国家
日本
所在机构
京都国立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赖研究员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0xxxx8609
流失过程
暂无具体流失过程。
文物描述
本品纵104.8cm,宽55.1cm。绘莲池、荷花、白鹭。荷叶以深浅墨色(或蓝灰调,因年代与材质呈色)渲染, 展现舒展、层叠之态;荷花或绽或含,形态清雅;白鹭身姿修长,或伫立、或探首, 与莲荷呼应,营造出自然、静谧的莲池小景,背景简洁,突出主体。继承宋代写实传统,又融入元代文人画的简逸。 以工细笔触勾勒荷花、白鹭轮廓,用晕染表现花叶层次与白鹭羽毛质感, 设色淡雅(或因岁月褪色,原作风貌可辨), 借水墨与淡彩结合,追求 “逸笔草草,不求形似” 与 “格物写实” 的平衡, 体现元代花鸟画在传承与变革中的风格探索。借莲池的清幽、白鹭的高洁,传递出元代文人对自然纯净之美的向往, 以及 “托物言志” 的情怀(莲、鹭常象征高洁、清雅), 画面虽历经时光,仍可感其对自然生机的捕捉, 是研究元代花鸟画从宋画写实向文人画写意过渡的实物, 蕴含着元代艺术对自然与精神世界融合的追求,尽显古典花鸟画的含蓄韵味。
历史背景
元朝是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在统治过程中, 虽然推行了一些民族分化政策,但客观上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融合与交流。 不同民族的文化相互碰撞、渗透, 艺术领域也受到这种多元文化融合的影响 。画家在创作《莲池白鹭图》时, 可能会借鉴不同民族的艺术表现手法和审美观念, 为作品增添独特的韵味 。
元代初期,由于统治者对汉族文人的重视程度较低, 大量文人失去了通过科举入仕的机会,社会地位下降。 这种境遇使得文人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文学艺术创作中, 以书画来抒发情感、寄托志趣。 《莲池白鹭图》中所蕴含的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 以及借莲、鹭等意象表达高洁品质的内涵, 正是元代文人在政治失意下,追求精神超脱的体现 。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