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流失海外文物 / 青铜器 / 唐代宝庆寺十一面观音龛

马麟 梅花双雀图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南宋
文物材质
纸质品
所在国家
日本
所在机构
东京国立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赖研究员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0xxxx8609

流失过程

暂无具体流失过程。

文物描述

本品面积为 28.0×29.0。绘老梅枝桠,点缀淡雅梅花(或待放花苞), 双雀栖息枝头,羽毛以细腻笔触、柔和色彩描绘, 形态生动(似相互依偎、交流), 背景留白,突出梅枝、双雀的主体, 营造简洁而富有生机的小景。继承宋代院体画 “写实精微” 传统, 用工笔重彩(或淡彩),线条细腻勾勒枝干、花瓣、鸟羽, 设色典雅(棕褐底色衬白梅、棕褐雀羽,和谐温润 ), 注重光影与质感表现(如雀羽的蓬松、花瓣的娇嫩 ), 体现马麟 “家学渊源(马远之子),又具个人细腻” 的风格, 以小见大,借简省画面传递自然生趣。借梅花的高洁、双雀的灵动, 营造出清幽、恬静的春日氛围, 传递南宋文人对 “雅”“逸” 的审美追求, 似让观者聆听雀语、嗅闻梅香, 展现宋代花鸟画 “以形写神,以画传情” 的艺术魅力, 是研究马麟艺术及南宋院体花鸟画的典型作品, 虽尺幅小巧,却满含对自然生命的细腻捕捉与诗意表达, 尽显古典花鸟画的含蓄之美。

历史背景

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与北方政权长期对峙, 军事上的压力使得社会整体氛围较为压抑。 在这种背景下,宫廷和民间都更加渴望在精神文化领域寻求慰藉。 绘画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承载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梅花双雀图》中展现的宁静、祥和的画面, 正是人们对安定生活的一种精神寄托, 反映了南宋时期人们在政治困境下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 南宋宫廷对绘画艺术极为重视, 设立了画院,培养和汇聚了众多优秀画家。 宫廷的审美趣味在一定程度上引领着绘画艺术的发展方向。 马麟出身绘画世家,其父马远是南宋画院待诏, 在这样的环境下,马麟得以进入画院, 其作品受到宫廷审美影响。 《梅花双雀图》体现了南宋院体画精致细腻、注重写实的风格特点, 可能是为满足宫廷审美需求而创作 。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