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若真《行草书画说》卷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清
文物材质
纸质品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8xxxx6427
流失过程
暂无具体过程
文物描述
此为清代法若真于 1667 年创作的《行草书画说》卷,属手卷,采用纸本水墨书写,尺寸为 31.1×367 厘米。法若真(1613-1696),字汉儒,号黄山、黄石,祖籍济南,先祖定居胶州,其父法寰为学识渊博的经史研究者。法若真先仕明,后效力清朝,此手卷名为《画论》,并非技术论文,而是反思 “什么样的人应从事绘画艺术” 的文章,提出 “最高的善是通过政府服务社会,不擅实务者应学经典,仍不能则可追求画家生活” 的观点,现藏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
历史背景
清代初期,文人对艺术与仕途的关系多有探讨,法若真作为跨明清两朝的官员与文人,其《行草书画说》体现了当时知识分子对 “仕” 与 “艺” 的思考。行草书体的运用既展现了书法艺术的灵动,又承载了思想表达,反映了清代初期文人将个人见解与书法艺术相结合的风尚,是研究清初文人思想与书法风格的重要实物。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