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戗金经匣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元
文物材质
木器
所在国家
日本
所在机构
九州国立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赖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0xxxx8609
流失过程
室町时代,日中之间贸易兴盛,往来频繁,佛经随之东传,盛装佛经的匣帙一同传入,本品戗金经匣即为一例。戗金经匣在日本存世数件,本品因其具铭,且保存完好,堪称其中佳品。
文物描述
戗金为一种装饰技法,指在器物表面刻划出纹样凹槽后,填入金箔、金粉或金泥的工艺,日本称“沈金”,主要用于漆器、金属器或木器的表面装饰。本品长方形,盖盝顶式,与匣身上下扣合,盖以及二横长侧面均饰以对置状孔雀,而二短侧面则见鹦鹉一对以及云纹,各侧面缘部施牡丹卷草纹。
历史背景
戗金工艺历史悠久,早在西汉就有戗金漆器,湖北兴化县西汉墓出土的漆卮,就在黑漆地上针刻虎、鸟等纹,并内填金彩。至宋代,戗金技法已然圆熟,并东渡日本,被称为 “沉金”。元代,戗金工艺十分流行,形成官民并存、共同发展的局面,嘉兴西塘的彭君宝即为当时戗金名手。明代,戗金与彩漆相结合出现了戗金填彩技法,清代又出现了戗金描彩,更具笔墨情趣。孔雀戗金经匣应是在戗金工艺不断发展演变的背景下产生的。
经匣主要用于存放佛经等宗教物品,其制作与宗教发展密切相关。中国古代佛教盛行,唐宋时期,佛教得到了广泛传播和发展,寺庙众多,信徒众多,对佛经的收藏和保护需求较高,促使了各类精美的经匣诞生。为了表达对宗教的虔诚和敬意,人们往往会采用精湛的工艺来制作经匣,戗金工艺因其华丽精美,成为制作高档经匣的常用工艺之一。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