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流失海外文物 / 青铜器 / 唐代宝庆寺十一面观音龛

青铜钫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西汉
文物材质
铜器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洛杉矶县立艺术博物馆
流失原因
民间流失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0xxxx3873

流失过程

暂无具体流失过程。

文物描述

整体为方身、束颈、鼓腹、方圈足, 造型规整对称,线条简洁硬朗, 体现出古朴庄重的气质。 颈部相对较窄,腹部鼓胀, 圈足平稳支撑, 符合古代青铜酒器或礼器的典型造型逻辑, 方便盛装液体且摆放稳固 。腹部一侧有铺首衔环装饰, 铺首为兽首造型(因锈蚀部分细节难精准判断, 但能看出是传统兽首形象 ), 衔环用于装饰和可能的搬运辅助(虽实际使用中因器型大、重, 搬运多靠绳索等,但衔环是身份与工艺的体现 )。 表面因岁月形成斑驳铜锈, 呈现出自然的古旧质感, 也隐约可见铸造时的纹理, 见证千年历史痕迹 。

历史背景

青铜钫主要流行于战国至汉代, 这一时期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作为礼器, 青铜钫是贵族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在祭祀、宴飨等重要礼仪活动中, 不同等级的贵族使用青铜钫的规格、数量都有严格规定 。例如, 天子、诸侯等高级贵族在祭祀祖先时, 会使用造型精美、纹饰复杂的青铜钫, 以彰显其尊贵地位,维护社会等级秩序 。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