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白玉 “马上封侯”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清
文物材质
玉器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洛杉矶县立艺术博物馆
流失原因
战争掠夺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0xxxx3873
流失过程
自 19 世纪中叶的鸦片战争起, 中国遭受列强的多次侵略, 如第二次鸦片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 。侵略者闯入北京、 天津等地的皇家宫殿、 王公贵族府邸以及富户之家, 大肆掠夺珍贵文物 。清代白玉 “马上封侯” 摆件, 因其精美的工艺和珍贵的材质, 成为了掠夺目标之一 。这些被抢夺的摆件被大量运往国外, 进入西方的博物馆和私人收藏家手中, 导致大量中国文物外流 。
文物描述
本品规格为7 x 8.26 x 1.59 厘米,选用优质和田白玉, 玉质温润细腻、 洁白莹润, 油脂光泽强。 采用圆雕工艺, 工匠依玉料形状、 质地精心雕琢, 线条流畅自然, 马与猴的形态生动逼真, 打磨精细, 尽显清代玉雕 “因材施艺、 巧夺天工” 的高超技艺 。
历史背景
清代延续了科举取士制度, 这为寒门子弟提供了晋升仕途的机会, 同时也使得整个社会对功名利禄极为看重。 无论是世家子弟还是平民百姓, 都期望通过科举考试踏入仕途, 获得荣华富贵。 “马上封侯” 寓意着即刻就能加官进爵, 迎合了当时人们对于仕途顺遂的强烈愿望, 成为一种精神寄托和美好祈愿的象征, 反映在玉器创作上, 便有了白玉 “马上封侯” 这类题材的作品 。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