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流失海外文物 / 青铜器 / 唐代宝庆寺十一面观音龛

清代白玉囍字带扣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文物材质
玉器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洛杉矶县立艺术博物馆
流失原因
战争掠夺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0xxxx3873

流失过程

19 世纪中叶起, 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国门, 随后列强发动了一系列侵略战争, 如第二次鸦片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 。在这些战争中, 列强闯入北京、 天津等地的皇宫、 王府以及富户宅邸, 进行疯狂掠夺 。许多珍贵的文物, 包括精美的清代白玉囍字带扣, 被侵略者抢夺而去, 并运往国外 。这些带扣流入西方的博物馆和私人收藏家手中, 成为了中国文物被掠夺的见证 。

文物描述

选用优质白玉, 质地温润细腻、 色泽洁白莹润。 采用浮雕工艺, 将 “囍” 字及辅助纹饰(如回纹、 卷草纹 )雕刻于玉面, 线条流畅、 图案规整, 打磨精细, 尽显清代玉雕工艺的精湛, 体现对玉质与雕刻技法的高超把控 。为双连式带扣, 由两块方形玉板通过两侧环形带穿连接, 可固定于腰带, 造型简洁大方, 符合清代服饰配饰的实用与装饰需求, 既方便束带, 又具美观性 。主体纹饰为 “囍” 字, 是清代婚嫁、 喜庆场合常见符号, 象征吉祥、 幸福、 美满, 辅助纹饰增添古朴韵味, 整体传达对美好生活的祝愿, 反映清代社会的民俗文化与审美取向 。

历史背景

清代在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实现了较长时间的政治稳定,社会秩序良好,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政治上的稳定使得手工业能够持续发展,官府对玉器制作等行业采取了一定的管理和扶持措施,促进了工艺技术的传承与创新,为白玉囍字带扣等精美玉器的制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清代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贵族阶层在社会中占据重要地位,他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对社会风尚有着引领作用。玉器一直被视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贵族们对玉器的喜爱和推崇达到了很高的程度。白玉囍字带扣以其温润的玉质、精美的工艺,成为贵族阶层在婚嫁等喜庆场合彰显身份和地位的配饰之一,贵族的需求和喜好推动了这类玉器的制作和发展 。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