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角形漆盒
流失海外的民族记忆与艺术瑰宝
文物信息
文物朝代
元
文物材质
漆器
所在国家
美国
所在机构
洛杉矶县立艺术博物馆
流失原因
战争掠夺
潜在等级
未定级
X
tom
认证专家
|
最后编辑于 2025年6月15日
130xxxx3873
流失过程
近代中国遭遇了多次列强侵略战争,成为文物流失的重要节点。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对圆明园等皇家园林以及周边的王府、官宦宅邸进行疯狂洗劫。 许多珍贵的元朝八角形漆盒,连同其他文物被侵略者抢夺,随后被带往欧洲,流入西方的博物馆和私人收藏家手中。比如大英博物馆、法国吉美博物馆等,就藏有不少通过此类侵略方式获取的中国文物。
文物描述
本品规格为整体20.96 x 21.59 厘米,封面6.99 x 21.59 厘米,中间部分6.03 x 21.59 厘米,黑子8.89 x 21.59 厘米。整体呈八角形,这种独特的造型在传统漆器中较为别致。八角形在中国文化中有吉祥、圆满的寓意 。漆盒由盒盖与多层盒身组成,结构精巧,方便收纳不同物品。盒身和盒盖上满布精美的花卉纹饰,可能是牡丹、莲花等具有美好寓意的花卉。金色的花纹与红色的漆地相互映衬,色彩对比鲜明, 既展现出华丽富贵的气质,也体现了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历史背景
元代废除了宋代 “匠籍” 的严格限制,工匠获得一定自由度,形成了以家庭为单位的手工业作坊,尤其在江南地区(如嘉兴、杭州),漆器制作逐渐集中,出现了以张成、杨茂为代表的名家(虽二人主要活跃于元末,但技艺体系形成于元代中期)。这些作坊分工细化,从制胎、髹漆到雕刻、装饰各司其职,八角形盒的批量制作成为可能。
加入我们,共同守护文化遗产
流失海外文物资料库是一个开放平台,我们欢迎所有对文物保护感兴趣的人士加入, 共同记录、研究并推动流失文物的回归工作。